对南方人来说,腊味是入冬的仪式感。
制造腊味的初衷,是为了能在南方潮湿天气里,更好地储存易腐败变质的鲜肉。
如今即使家家都有冰箱,但很多人还是独爱家乡这口“腊味”。
电视剧《小敏家》,小敏的妈妈从老家江西带来腊肉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发布的致癌清单中,中式咸鱼、腊肉等均在一类致癌物之列。
腊味中致癌物的来源是什么?腊味真的不能吃了吗?《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让人“既爱又怕”的腊味美食。
受访专家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主任医师 王颖
上海瑞金医院(北院区)营养科营养师 杨诗晗
咸鱼、腊肉真的会致癌?
关于“咸鱼、腊肉致癌”这样的说法,处处可见。虽然可能让人扫兴,但生命君还是要强调,腌制食品真的不健康。
亚硝酸盐+胺类=亚硝胺
咸鱼、腊肉经过高浓度的盐腌制,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本身并没有致癌性,但当亚硝酸盐进入胃里,遇到蛋白质的分解产物胺类,胃中的酸性环境会促使两者发生反应,亚硝酸盐就会转变成有致癌性的亚硝胺。
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容易引起食管癌、胃癌等。
少吃咸鱼腊肉,减少鼻咽癌
反复鼻塞、涕血、耳鸣、闷胀、头痛、面麻、上颈部淋巴结肿大……这些都是鼻咽癌的常见症状。
鼻咽癌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海南、港澳等地高发,其中又以广东省发病率最高,患病人数大约占到全国的60%。
这主要是因为当地居民多有进食咸鱼、腊肉等腌制食品的习惯,这些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有致癌作用。
除了亚硝酸盐,腌制食物的4大缺点
常见的腌制食品有腊肉、腊肠、酸菜、咸鱼、火腿、香肠等。
在制作工序方面,有些地方是直接盐腌制几天后拿出来晾晒干;有些地方是腌制后用火熏干,之后都置于通风处存放。
其实除了亚硝酸盐,不推荐你吃腌制类食品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01
盐含量超标
盐是肉制品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原料,既可以调味,又可以让肉质更加鲜嫩,还可以方便肉质保存。
尤其是需要长时间风干的腊肉,为了更好地防腐抑菌,常常需要大量的盐来加工,含盐量可以达到 5~1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成年人每天的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大约相当于一茶匙的量(或一啤酒盖抹平的量)。
摄入过多的盐,血压随之升高,而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导致心血管疾病。
02
高油脂
制作腊肉腊肠的原材料多以肥瘦肉为主,其本身脂肪就比较高,加工过程伴随着大量水分的丢失(烟熏、风干、火烤等),单位重量下的脂肪含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可以高达48%。
一根小腊肠(长15厘米)约重40克,其中约含20克脂肪,而一茶勺油的脂肪也才4~5克。也就是说,一根腊肠相当于含5勺油。
03
熏制产生苯并芘
肉类在熏制过程中腊肉,动物肉的油脂会因为高温滴下,落在炭火上会产生大量浓烟,这些浓烟中不乏有害物质,如多环芳香烃、煤焦油等有害化学物和强致癌物苯并芘。
而这些有害物质不仅存在于烟雾中,还会存在熏制肉的表面。经常食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癌的几率。
04
营养流失
在制作过程中,肉中很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几乎丧失殆尽,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等含量均为零。
实在想吃,这样减少腊味的伤害
对于普通人而言,少量吃腊味对健康影响不太大。实在想吃,可以遵循以下方法,减少伤害。
但以下人群最好选择不吃:儿童和孕妇;高血压患者;肾不好的人;心血管疾病患者;肥胖人群。
食用前冲洗+浸泡+水煮
咸鱼、腊肉盐分较高,食用之前先进行清洗,去除浮尘、其他有害微生物。浸泡一会儿,帮助稀释亚硝酸盐。再用水煮一遍,让一部分盐、脂肪、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溶于水中。
腌制20天以上
一般来说,腌制20天之后的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已经明显下降腊肉,一个月后是安全的。
此外,添加鲜蒜、鲜姜、鲜辣椒、维生素C等均可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
控制食用量
成年人每次的食用量最好不要超过150g,50g左右为宜。一周内食用最好不要超过3次,不要连续食用。
搭配果蔬和大蒜
吃咸鱼时注意搭配果蔬,其中的维生素等能够分解亚硝胺,还可以吃些大蒜。
大蒜素能够阻断亚硝胺的合成,抑制癌细胞生长,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当然,适量喝茶也有好处。▲
相关教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