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用相同的食材烹调一道菜肴就有很多种做法,并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口味。烹调前对食材不同的处理方式,也会使菜肴展现出不同的外貌与风味。
有的人炒菜时会直接将切好的食材投入锅中翻炒,还有的人会在烹调食材之前做一定的预处理,比如对食材进行上浆挂糊,还有的人会在烹调中加入勾芡。
这些操作都让菜肴拥有了千变万化的风味,那么,上浆和挂糊都是咋回事?烹调中又该如何应用呢?这篇文章就来说说它们。
01
什么是上浆、挂糊、勾芡?
上浆、挂糊、勾芡这三种都是中餐工艺中常见的技法,统称为“糊浆工艺”。以蛋、粉、水为主要原料配制,前两者可在食材外部挂上一层黏性的“外壳”起到保护作用;而后者勾芡工艺能起到调和菜品质感的作用。
①挂糊:先将淀粉、鸡蛋、水等混合在一起制成粘稠的面糊,黏液较厚。将原料在其中拖过,粘上厚厚的面糊,不要留“小尾巴”,然后再经过油炸、煎、熘、烤、贴等烹调处理。
经过挂糊处理后的原料,因为外层浆液会形成脆性的保护膜,而内层食品原料导热较慢,最终温度可小于100℃,所以水分丧失少、营养保留更多,减少了水溶性维生素的溢出。比如里脊肉挂糊油炸比直接油炸水分保持率提高了18~56%、鸡胸肉提高15~30%、鱼肉可提高34~41%。
②上浆:直接将制浆的原料和调味料、食材等混合在一起并抓匀,面糊黏液较薄,适合做滑、炒、爆炒的菜肴。
经过上浆工艺烹调的食材,在加热的时候会形成一层保护膜,使原料在烹调完成后外表仍然鲜嫩、光润。这是因为烹调过程中浆液会先被热油加热变性,然后通过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形成一系列诱人的香气和颜色,并减少了食材的水分丧失和营养成分的流失。
③勾芡:淀粉受热糊化的过程。在勾芡的过程中,淀粉粒受热吸水体积膨胀,后会逐渐解体形成胶体溶液或黏稠的糊状液体。
给菜肴勾芡的目的在于增加粘稠度,使汤品变得更加浓稠,提升滋味。如果是用于熘菜,可使食材表面香脆、内部鲜嫩。
02
分别适合用哪种淀粉?
淀粉之所以可以作为上浆、挂糊以及勾芡的原料,主要是因为它的糊化作用。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相比,直链淀粉含量高的淀粉比较难糊化。
我们常见的淀粉大约有6种,包括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绿豆淀粉、小麦淀粉、红薯淀粉、木薯淀粉。
①马铃薯淀粉:颗粒非常大、直链淀粉含量17%且分子很长,支链淀粉含量83%,糊化温度约59℃,糊化速度快,黏度上升快,脆度小,而且还含有大量带有微弱电荷的磷酸盐,淀粉链相互排斥,使汤汁变得更加浓稠、清澈、味道更好。所以,马铃薯淀粉很适合勾芡,其次可用于上浆。
②玉米淀粉:烹调中使用最普遍的淀粉之一,糊化温度约为64℃,糊化过程较慢,透明度差,但凝胶作用较好,适合上浆、挂糊。
③绿豆淀粉:糊化温度约为69℃,直链淀粉为26%,颗粒小且分布均匀。淀粉结构坚硬,较难糊化,透明度高,热糊稳定性好,可用于勾芡。
④小麦淀粉:颗粒为球形,较为规则。糊化温度约为65℃,透明度差,热粘度低,增稠效果不如马铃薯淀粉,如果要想达到同样的黏度,需要的量也较大。一般用来做澄面,勉强可用于上浆。
⑤红薯淀粉:糊化温度较高约为70℃,透明度差,但脆度最大,适合挂糊。
⑥木薯淀粉:遇到水后会结成粘稠的凝块,糊化后呈透明状,口感较黏并且Q弹。无论是上浆、挂糊还是勾芡都不适合,常用来制作布丁。
总结
利用上浆、挂糊、勾芡的技巧,可以提高菜肴的色泽、口味以及营养,促进食欲。但我国各地菜品特色不同,差异较大,在烹调运用上还需因地制宜,适当调整。
相关教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