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戏
利辛县南部地区地势低洼,沟河密布,易受水灾。清朝时期,当地一部分人为了生活不得不掌握一技之长,作为谋生手段到处奔波,这一带的胡集、大李集、新张集等地也因此逐步发展为远近闻名杂技之乡,代表性的杂要有猴戏、提戏等。其中,扁担戏就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一项民间艺术奇葩。
这一表演艺术通过当地民间艺人的肩头,几乎传遍了全国各地,尤其在河南、江苏、山东等地较为流行,也深受群众喜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利辛县胡集镇东北部的耿庄、张营、张大庄、老海等几个连片的村庄,几乎家家都有人从事扁担戏的营生。
利辛扁担戏在当地又叫“肘头猴子“,是一种小型的木偶戏。一根扁担可以挑起全部家当,包括乐器、影人、小型舞台等道具,演出时,小型舞台也是依靠一根扁担支撑,所以被称为扁担戏。该戏演出形式较小,但内容丰富,集戏曲、曲艺、口技、民间工艺于一体,专业性很强,是一项较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
扁担戏演出的内容非常广泛,曲目多取材于《西游记》《水浒传》等一些深受老百姓喜欢的民间故事,演绎这些故事时,道具主要是木偶,同时也是看这个艺人的口技,因为戏的每一种声音都得由此人表演出来。
最多的时候需要同时出场多个木偶人物,而且这些人物不但有动有静,有时还大打出手,要翻筋斗、打旋子,还得有兵器的碰击声、雷声、雨声、风声和说唱对话声、锣鼓铿锵等等,这些都凭借表演者的十个手指,一张嘴和两只脚来完成。
扁担戏最重要的一项道具就是艺人口中的哨子,哨子由两片中间略鼓薄铜片,内夹布条做成。表演时,它是总指挥,一些对话、口技、戏曲唱腔都是艺人用嗓子控制哨子发出声音。一般学会使用哨子需两三年时间,等到哨子能纯熟运用,手技的活也能熟练掌握,可以挑起扁担表演了。
担戏又叫五指木偶戏,它集戏曲、坠子书、鼓词、口技、民间工艺泥塑、彩绘为一体,是一件集大成的民间艺术精品,被誉为世界三大木偶剧种之一,是我国单人木偶戏中仅存的表演形式,是布袋木偶戏的活化石,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开发潜力,2017年扁担戏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利辛展沟大烧饼
利辛展沟大烧饼又叫鞋底巴子烧饼,其特点是外焦、里嫩、色黄、味浓、芝麻满布。因其外型像牛舌头,又被称为牛舌头大烧饼。
近年来,展沟烧饼越打越长,有的烧饼甚至有一尺多长,在20多年前展沟烧饼不只是长型,还有圆形的,长的大约在20公分左右,圆的有成人巴掌大小。不管大小长短方圆,均通过薄厚调节,但分量都够数。
几十年前,展沟集烧饼是五足鼎立,老十字街拐二老为的一份,北头侯景才家一份,蒋家烧饼一份, 还有张有才和少广各一份。虽然烧饼外型基本相似,但馅子各家有各家的特色,其中展沟集蒋氏大烧饼是展沟烧饼中历史最久、味道最好的几家烧饼之一,蒋氏烧饼对色、香、味、型都很讲究,颜色讲究色泽金黄、铺满芝麻,香味讲究外焦内酥、香而不腻,外型讲究体态修长、中空外鼓、边角圆润。
展沟蒋氏烧饼在面粉的选择上,一般采用较粗一点含麸皮的面粉,采其面粉的原始麦香,并易于制作的优点。发面和好后,在大盆中醒一到两个小时待用。展沟烧饼馅子有两种,一种是炒面馅,另一种葱油馅子。
炒面馅子是采用小麦面粉在锅中翻炒到面粉起香味鞋底烧饼,然后加上香料、豆油、麻油加水拌成面粉团状就成了,放在小盆中待用。葱油馅子采用肥瘦均匀的新鲜五花肉和大葱一起用刀剁成饺馅状,但比饺子馅稍粗。馅子剁好后,另放在小盆中待用。待面醒好后,切下一块面,分成大约七八个小面剂。把面剂用小擀面杖擀成长条形面皮,大小与所打烧饼相仿,然后把两种馅子均匀的涂抹在面皮上再卷成筒形,用手压扁,再用擀面杖擀成烧饼形状就可以粘贴了。
擀制烧饼是最见功夫的细活,馅子多少均匀把握不好的话,不仅关系到烧饼的口味,贴上去还容易落炉子,这样的烧饼就成为废品了。除了面和馅子与众不同外,展沟烧饼离不了两种佐料,那就是芝麻和麻油。展沟大烧饼对芝麻的使用是毫不吝啬的,讲究必须把芝麻铺满烧饼表面。有了满身的芝麻,在刷上一层麻油,那种香味已经让人胃口大开了。展沟烧饼的芝麻采用本地产上好的白芝麻炒制而成的。具体制法是,取几斤白芝麻在清水里淘净,沥水稍凉片刻,即可上地锅炒制,炒香为止。置好了面、馅和佐料,就该烤制烧饼了。烤制烧饼首先要掌握好炉内的温度,温度过高容易烤糊,过低又容易落炉。所以对于学烧饼手艺的学徒,“烤”是最难把握的。
大凡贴烧饼人的手要经得起烫,一双手整天在火里穿梭,讲究“快”、“准”,有经验的老手贴烧饼,只看他手掌直飞,烧饼一个挨一个的贴了个圆转,整齐划一受热均匀鞋底烧饼,起炉一个接一个的烤熟有条不紊。展沟的烧饼炉子形状酷似螃蟹壳,又称蟹壳炉。制作这样的一只炉子要几个月的时间,是用生黄土与麦秸草和泥,一点一点手工捏成的。捏制时从底向上捏,最后用烙饼的鏊子或钢板覆顶。贴烧饼与现在手法完全不同,是把制作好的烧饼翻过来贴在手背和小臂上,反手向上把烧饼贴在炉面上。因此,展沟烧饼也叫“展沟集反贴大烧饼”。2014年,利辛展沟大烧饼被亳州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教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