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小伙伴们的饭局也多了起来,前两天大家约到了韦曲的皇城轩葫芦头,袁小猫如期而至。葫芦头这种重口味的美食,一定不能错过!
外地人估计不知道什么叫葫芦头。其实,西安的葫芦头在老陕人心中是非常有分量的,这是一道源于北宋街头的“煎白肠”,因为猪大肠油脂肥厚,形状像个葫芦,所以叫做葫芦头。
一老碗葫芦头镇个楼
葫芦头的主要食材就是猪大肠和猪肚,吃法和羊肉泡馍等一样,先是把馍掰成小碎块儿,再把猪肠猪肚等排列在馍块儿上面,然后用煮沸的骨头原汤汆上三四遍,然后加熟猪油和青菜等。吃的时候就上大蒜、辣酱,汤口浓郁,葫芦头鲜香滑嫩,肥而不腻。
传说,唐代著名的药神孙思邈将烹制猪肠肚的方法传授给长安一家餐饮店店主,并且将一个药葫芦送给了店店主调味,店主按照孙思邈的秘方改进了烹调方法,使葫芦头的味道更加香醇绵润。长安葫芦头一代一代被爱好它的食客们传承下来,至今在先的大街小巷,生生不息。
葫芦头、猪蹄子是主角
凑巧,袁小猫去的的这家刚好是在长安县的韦曲,这个地方在唐代是韦氏聚集的居住区,也是葫芦头源头所在地。袁小猫从桃花潭坐三号线到小寨,再倒一下二号线到航天城,从A口出来大概走10分钟就到了。
袁小猫想过餐饮复苏,但是没想到会这么火。掀开皮门帘,额滴神,大厅里坐得满满当当,而且都没有戴口罩(这话也是傻了白肠,戴着口罩怎么吃啊!),不过长期戴口罩的惯性作用吧,乍一看到这么多人在一起竟然不戴口罩,猛然还有点受不了呢!
店里食客众多
朋友们已经在二楼坐定了,袁小猫蹭蹭蹭顺着楼梯爬上去,耶,二楼也是人声鼎沸的。看来最近流行咥葫芦头啊!今天真是个大“爬梯”,好多饭友都来了。袁小猫去晚了,桌上的凉菜几乎都成空盘了,连小猫最爱的猪蹄子都剩下骨头了……不过东道主赵哥超贴心啊,“小猫,给你再来俩猪蹄!”于是,小猫独自享用了两个大猪蹄子,那软糯咸香的宠爱感,真好!
我的大猪蹄子来咧!
猪蹄子袁小猫是爱的,但是因为饿了,一定得先来一老碗葫芦头啊!于是乎,袁小猫扛上两个托托馍,一个大老碗,开启了认真掰馍模式。葫芦头的这个馍块和羊肉泡馍还不太一样,不用掰得特别小,所以袁小猫就科利马擦掰完了。去煮馍的间隙,袁小猫又掰了五瓣蒜,刚下来的新蒜,紫皮蒜,一看都流口水的那种(我是超级爱吃大蒜的陕西女子)。
你猜这两个托托馍我能吃完吗?么麻达!
今年新的紫皮蒜,香辣够味
这肥肠挺大块儿
葫芦头上来了!这一大老碗,真是海了去了!满满当当,色泽鲜明,红艳艳的油泼辣子,掰好的馍块白胖饱满,绿莹莹的蒜苗香菜,筷子稍稍一拨拉,肥厚鲜美的葫芦头就出来了。
袁小猫这边是啤酒、大蒜这些标配都已备齐,一口葫芦头一口生蒜,再来一杯酒,这滋味,真的是嫽咋咧!咬一口饱满润泽的肥肠,原汁原味的浓汤,再加上大蒜的刺激,啤酒的醇香,这所有的一切在嘴巴里一起翻滚升腾,疲惫了一天的味觉被唤醒,整个人也变得精神了。
这种炸肥肠我还是第一次吃,很不错!
这家肥肠花样是真多
旁边坐的两位大叔,两个人要了三碗葫芦头,就着啤酒、小菜边咥边谝,大叔说他曾经连续28天在这里吃葫芦头白肠,说这个葫芦头味道正经很,嫽滴很!袁小猫也是佩服这长安大叔的海量,和这毅力,近乎一个月都在吃这一碗葫芦头,可见对这碗饭有多么的迷恋。
两位大叔咥得美滴很
有些南方的朋友很不理解也看不上陕西的饮食,尤其是像葫芦头这样的泡馍,他读不懂陕西人对这一口的感情。陕西这地方,自古以面食为主,物资的确较为匮乏,穷则思变,于是想方设法守着麦子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食物,于是,汉族人有了葫芦头 泡馍,回族有了牛羊肉泡馍,其他各种面条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肥肠丸子
肥肠冒羊血
尖椒肥肠
葫芦头虽略为重口,但是这也是理解陕西饮食的一种,对于真正的吃货,来西安,葫芦头一定是不可少的小吃之一!
悄悄告诉你,这顿饭吃得特别值,袁小猫在这“捡”了8000块钱——临出门的时候看见透明玻璃厨房有个卤鸡,就随口问了一下这鸡多少钱,咋做的之类,职业病么,你猜怎么着?老板说这个鸡是他花了8000块钱培训费学回来的,但是免费送给了我袁小猫……哈哈,你们想知道这只卤鸡咋做的吗?
这只鸡只有39元,但是做法值8000元
一桌女人风卷残云的结果
原创不易,禁止剽窃!关注袁小猫,和这只猫一起,偷偷发现,这世界真的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