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物君语:
你真的读懂香港了吗?
每一次走近香港,都像走近一个迷。
摩登交织着传统,繁华璀璨和市井人情并存。
左手是港岛林立的金融中心,大型商厦;右手是老饕蔡澜留恋的、传承三代的腊鸭店。
图|飞飞寻味指南 ©
这让我很困惑,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香港?
作家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提到一句,“在路过而不进城的人眼里,城市是一种模样。”
要读懂一座城,应该像一个原住民一样,按着它的呼吸节奏,去工作,去觅食,去生活。
走进了香港,就会发现,繁华是皮,人情是骨,但香港的精神是发展的精神,一直向上,斗志昂扬。
01
咖啡三明治:摩登女郎,步履匆忙
在师太亦舒的笔下,香港女郎大多聪敏而干练,她们总是穿着规整的职业装,踩着高跟鞋,在工位和工位之间走动,像极了一阵迅猛的风。
“咖啡,三明治。”
“难怪你身材这么好。”
图1|小k女 ©
图2|陳吞吞 ©
这是亦舒笔下常见的,香港办公室女郎和追求者的约会情景。但男生还是想得不全面,只吃三明治不单是为了维持身材。
做一个三明治实在简单。只用松软的面包夹住脆生青瓜,软嫩鸡蛋,微咸火腿,挤上一点沙拉酱便有滋有味。最重要的是,三两口就能吃完一个三明治,不到十分钟就从茶水间回到工位去。
图2|Vkk ©
在香港,似乎每个人都很忙,行色匆匆的,扶手电梯的左边永远要留给那些下一秒可能就要奔跑起来的人。
香港人的“忙”是一个历史传统。上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百万移民涌入香港。人多而地窄鸳鸯肠,想要争取更多的资源,在城市立足,就必须奋尽全力推动城市的发展,在城市里找到自己的谋生之道。到后来,留在香港的大批移民,都把奋斗刻进了自己的骨骼里。
图1| ©
图2|袁宇澄 ©
因此,自小在香港成长的亦舒笔下的三明治有着极高的出镜率,“何必端架子?在文华吃个三明治好滋味吗?”
日日起早落夜,仍然兴致勃勃,一份三明治就能填饱肚,回到岗位继续搏杀,这也是香港人的过人之处了。
图| ©
02
蛋挞:融合中西,持久耕耘
港式茶餐厅,总有三件宝——奶茶蛋挞菠萝油。香港人把中式风味揉入西式奶茶,创出中西结合的丝袜奶茶;包点太硬,加个酥皮,夹片西式黄油,就成了人人称赞的菠萝油。
图1|小钱钱 ©
图2|一路善修 ©
写过《霸王别姬》的李碧华,专门为蛋挞写过一篇小说,里面提到一品姜汁蛋挞,“那些蛋挞很厚实,颜色比较沉重,黄色中带点青。因为有姜汁,所有微辣,味道很独特。灵感一定来自姜汁撞奶。”
姜撞奶是很典型的广式甜品,而蛋挞又源于西方下午茶文化,香港人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既留住了旧移民,也哄好了新香港人。
图|吃货大J ©
西方人少有以香港为家的,大都是从大洋彼岸飞来,工作几年之后又离开。内陆的移民倒是有一部份人想在香港久居,他们总会在某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被乡愁牵扯着,又生出回乡的欲望。
一个留不住人才的城市,是难以谈发展的。
为了让更多的人才留在香港,香港人和香港的食物都很努力。
图|云海路漫漫 ©
“一个个圆满的蛋挞,是值得依依守候的。它们在铁盘上,排列得整整齐齐,争相发放浓浓的蛋香、奶香、饼香……”
香港像一间神奇的有求必应屋。在这里,能找到两广滋味,川蜀香辣,西洋茶点……这些滋味又或多或少有着香港这座城市的影子,西茶的节奏变快,两广的滋味变浓,川蜀的香辣更甜……
图|Tracy小姐在香港 ©
这像一种似是而非的乡味,对于在外打拼的人来说,这种融合的滋味是一针安定剂,按住了似箭的归心,让他们能在香港耕耘更长的时间。
03
鸳鸯肠饭:合作无间,共同进步
在更新迭代极快的香港,一家落地七十年的老字号,堪称瑰宝。
七十年,什么概念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人力成本上涨,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迅速往珠三角地区转移。服务业和金融业成为了支撑香港经济的中流砥柱。从以制造业为主到以服务业为主,也只用了四十年。
七十年,足够香港经济再变一轮;七十年,也只够传承“蛇王芬”一碗鸳鸯肠饭的美味。食家蔡澜就曾经大赞“蛇王芬”的出品,“鸳鸯肠和羊肉片煲仔饭,更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蛇王芬以蛇羹闻名,冬日多蛇,也多客人。到了夏天,吃蛇的人少,蛇王芬又推出了鸳鸯肠——润肠和腊肠,口感都好。
鸳鸯肠的制胜秘诀在于肠衣的口感,薄如蝉翼的肠衣经过炙烤再在饭面上蒸,一口开裂,内油外酥。
店铺老板极注重肠衣的口感,要选薄而且有韧性的猪大肠的内膜。
这种事情,一开始是老板亲自把关的,到了后来,老板把挑肠衣的手艺传给店铺的员工,一直到现在,能出去选肠衣的员工,都是非常厉害的。
香港的冬天也很冷,风呜呜地吹。员工提出在腊肠炒饭里加入炸过的瑶柱和虾米,香气更浓郁。店门前路过的打工一族,顺风闻到暖呼呼的香气,没几个能抵得住的。
这是真正自家人的细腻心思,不因地位的差异而有所藏私,用心考究,齐头并进。
图1| ©
图2|木亘 ©
食家欧阳应霁就感慨过,千禧年间,不少小规模的食店都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但蛇王芬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没有断代,反而越来越好。
一个人的发展可能是锋芒极盛的寡头作业,彼此扶持,像鸳鸯肠一样合作无间,是更高层面的发展。
04
避风塘炒蟹:香江之外,继续前行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香港的经济总是领先大陆一截。所以有不少人总怀着一种敬佩的心情去遥望这一颗东方之珠。
提到香港的繁华,又有很多人会想到一道鲜辣明快的避风塘炒蟹,但真的去尝,似乎又怅然若失,作家葛亮就曾说过:“来长洲,自然是要吃海鲜的……海鲜号称一口价,味道却大同小异,多是椒盐濑尿虾,蒜蓉扇贝和避风塘炒蟹。”
图|KK小姐在香港 ©
图|吃货课代表 ©
其实避风塘炒蟹一开始只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渔家菜,渔民以海港的避风塘为家,自然就地取材,喜好食用虾蟹。水边湿气重,灿如金沙的蒜末,香而不焦的辣椒都能帮渔家祛湿开胃。
名声在外之后,有人用梭子蟹做避风塘炒蟹,有人用帝皇蟹做避风塘炒蟹,甚至有人把“避风塘”当成了一种烹饪手法,用“避风塘”煎炒万物。
这就是名声和实际的差距。
就像来到向往已久的香港后,有人会觉得,现在的香港并不领先内陆的一线城市许多。香港,就这样从遥远的云端落到了触手可及的平地。
名声大多是外人赋予的,本心是从未改变的。
蟹,在渔家船是蟹,在大酒店也是蟹。
香港亦如是,当它只是贫瘠的弹丸之地时,它尽力往上走;当它成为亚洲四小龙时,它不曾停下脚步;如今,它联动粤澳发展湾区经济,抓住机遇始终在发展。
图|©
香港鸳鸯肠,或许真的很难用一个具体的词去定义。它既有中式的一面,也有西化的一面。
它在不断成长,用融合的口味留住了愿意为城市发展出谋划策的人,让他们凝聚为城市发展的合力。
走进去,你能感受到这一座城市快速跳动的发展脉搏。
这样的活力,才是香港保持长久发展的动力。
图|©
参考资料:
1.《小山河》,葛亮
2.《吃蛋挞的女人》,李碧华
3.《谈“蛇王芬”》,蔡澜
4.《伊人》,亦舒
5.《在香港感受气氛》,吴海底
6.《为什么很多末世氛围的科幻片中城市都有香港的味道?》,香港港真
相关教程推荐: